你会有AI焦虑症吗?
作者:编辑部
2023-03-13
摘要:ChatGPT旋风全球热议,也触发了人们的“AI焦虑症”,这是一场大型的机会重分配,未来能理解“底层逻辑”的人才,才有机会在充满AI的职场生存。

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,近来掀起旋风,不只引发全球热议,也触发了人们的“AI焦虑症”。只要在对话框,输入几个指令,无论写程序、文章创作、市场分析,甚至写情书,ChatGPT几乎都能提供不错的答复,让许多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,不免担心起了自己的职涯。

世界经济论坛曾预测,到了2025年,将有8500万个工作被AI取代,也将有9700万个工作应运AI而生。可以想见,这是一场大型的机会重分配。如何在这场后AI时代的竞赛中争取机会,不仅考验个人,还有各国政府、教育单位及企业的智慧。

对个人来说,已经累积一定经验的工作者,其实无须太过担心。只要能与时倶进,学习如何使用AI工具,反而能大幅增进工作效率并提高工作品质。真正让人担心的,是下一代的工作者。

当今工作者大多会在初入职场时,通过处理“基本功”的任务来培养专业技能及对产业的理解。然而,这正是AI在快速取代的环节。未来当下一代工作者进入职场,许多企业已导入AI,他们要如何逐步养成专业?我们的教育能否让他们准备好面对这挑战?这些便是机会重分配中的重要关键。

自从生成式AI走入大众视野,新闻上不乏学校担心学生滥用AI而禁用的消息,然而教育体系应该迫切思考的是,如何将AI纳入教学中,让学生不仅有能力使用工具,更要培养逻辑思考与快速学习的能力。过去填鸭式教育把孩子教成能回答问题的人,如今却是最容易被AI取代的能力,而未来能理解“底层逻辑”的人才,才有机会在充满AI的职场生存。

至于政府可采取的行动则是思考如何在政策、法规上应对冲击,兼顾科技创新的同时预先避免AI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,例如大规模失业、真假难辨的信息或影像流传、利用AI技术诈骗或犯罪等。

当我们焦虑AI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同时,更应该思考如何驾驭科技,同时保有人性,而非让科技的进步加剧社会走向两极化的可能。

我们的一生中,需要做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判断。我们敢判断对与错,敢为自己的判断负责。这所有一切都是判断,都是经过人脑的思考,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,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。

能够明辨对错、敢于判断才是真正的优胜方,否则再多花里胡哨、套路满满的信息也不过是皮毛的加持。既然它无法做判断,就根本不需要为结果负责,也就好比时下备受关注的占卜占星算命等玩意,最后都会加上一句“纯属娱乐大众,结果仅供参考”,所以这些回答都只是建议,一些仅供参考的建议罢了。

现阶段,ChatGPT制造出的焦虑只是表象,随着ChatGPT背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化,各行各业都将受到持续而深远的影响。

在人机交互热火朝天的讨论中,重点其实不在于取代与否的焦虑,而在于人类如何更新自己的观念,找到通往未来的路径。

永远置身于未知,在未知中前行,才是人生常态。


热门文章